亚迷们好!欢迎您来到孟庭苇的音乐天堂!
进入孟庭苇官方网站和月亮说话
旧版怀念 欢迎来到孟庭苇的音乐天堂,这里是音乐天堂文章区!
天堂首页
亚亚档案
专辑欣赏
新闻中心
广播文字
美丽亚亚
文章精选
资源下载
相聚天堂
网网相链
 
您正在阅读歌友会文摘栏目的文章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转贴关于亚亚的文章(2)!!

发布日期:2002-05-07
作者:水仙[yiyi] 来源:音乐天堂歌友会华南地区版块
整理时间: 2005-07-05 16:10:48


城尘音与旷世天籁——杂谈我喜欢的女歌手及其唱的歌曲 
文/肖毛 
    一般的来说,女性应该比男性更善于歌唱。可是从我听过的流行乐里,我却得出一个相反的结论:中外女歌手的歌声多数“千女一面”(男歌手中也有这种情况,不过相对少一些),毫无个性可言。但是,其中也尽有出类拔萃、深得我心的,所以在这里我想把我知道的这样的女歌手专门做一下评论,也借此把我的体会与同好者作个交流。

  事先声明一点,我要谈的只是唱流行乐的女歌手,并不包括那些唱咏叹调一类的艺术歌曲的男女歌唱家们。因为只要听一句那种歌曲,我就会恶心半年,又怎么愿意谈那种歌曲呢?

  先从中国说起。第一人当然是苏芮了。从《一样的月光》到《蓦然回首》,从《第六感》到《台北东京》,苏芮以她越加绝望的呐喊与越加凄伤的深情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撼动着差不多整个80年代青年人的心,自然也包括我的心。

  但是,进入90年代后的苏芮却渐渐失去了她的光彩,尤其是她98年的新作《爱就这么来》更是让我失望。曾经凭首张专辑《一样的月光》即屹立歌坛,纵横无对的苏芮,为何堕落到如此地步?我想这里的主要原因不在苏芮,而在于她唱的歌上面。

  《一样的月光》为什么能一炮打红?除了苏芮对歌曲内涵的把握和天才的唱功,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张专辑里面的词曲也都是天才的创作:罗大佑、梁弘志、侯德健等“站在苏芮成功后面的男人”都具有大师级的创作水准,那时也都正在他们创作的青春期--他们的如此高水准的歌曲由苏芮这般天才的歌手来演绎,又怎么有理由不大获成功?

  可到后来,侯德健因种种原因被剥夺了创作权利,远走异国,罗大佑又专心于个人的发展,李寿全似乎也很少为苏芮写歌了,甚至张雨生也逝去了——于是没有好歌可唱的苏芮只好唱起那些下三滥的“新歌”,甚至包括三宝之流的垃圾歌曲--虽然她的嗓音更加成熟也是无济于事,因为那些“新歌”都太过低级了——试想,水平最高的歌唱家唱的“莲花落”就一定比乞丐唱得动听吗?

  说到底,都怪苏芮不会写歌,不是创作型的女歌手,尽管她是个天才的歌唱家。也不光是苏芮,多数女(男)歌手都曾为“无米下锅”而发愁过,甚至有的最后还“断了生路”。比如叶欢、潘越云、齐豫、林忆莲、凤飞飞、千百惠、张惠妹等人都曾因无好歌可唱而陷入过尴尬的境地。

  象潘越云的嗓音本来特别能表达出都市女人柔情的一面,可是她的制作人小虫技穷之时,她也变得无所适从;林忆莲的歌声本来可以很好的表达都市女人的激情与冷漠之间的矛盾冲突,但随着李宗盛等人“乏力”,她也变得贫乏起来;而没有了张雨生在身后的张惠妹,就象没有了火尖枪和风火轮的哪吒,短期内很难再叱咤起来了;至于千百惠更为可惜,嫁到哈尔滨后几乎只唱丈夫的歌,可是那些歌却实在太差劲了…… 

  当然,我不是想借此证明不是创作型的歌手就没有长远的前途,我只是想由此分析许多歌手在成名后就悄悄消失的原因。而如果是创作型的歌手,也许生命力就会长久一些。不过,即使是创作歌手,本身的才思若是过早枯竭,也一样会早晚消失,比如潘美尘就是这样。

  按理说,唱自己的歌才有前途,靠“翻唱”为生的歌手虽不愁没有好歌,但前途该更黯淡才对,但一样乐此不疲的蔡琴却反倒越唱越有前程。(大陆也有一位有名的“翻唱”歌手张蔷,我一会儿再提。)以前我对她的歌非常不屑一顾,可能是后来因为年龄渐长的原因吧,有一次忽然想听蔡琴,就买了一张她的CD来听,不想就听出了味道,并于此后买了所有能买到的她的CD。

  蔡琴的歌就象她的外表一样,初看起来平平淡淡,毫无特点可言。但是如果你能静静的听下去,你就会发现她的“没有特点”原来是最大的特点,她的“没有技巧”原来是最大的技巧,她的平平淡淡真的是一种“最真”。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话,就找来她唱的“恰似你的温柔”来听听吧——当清扬的吉他的乐音渐淡,蔡琴那带有松香味儿的歌音缓缓渐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是第一次听到最纯正的、不加雕饰的“国产”女声。当然,蔡琴的歌里也有不少鱼目之作,但谁又能做到把每首歌都唱成精品呢? 

  比蔡琴相对新鲜一点儿,又有不俗表现的台湾女歌手,我认为只有张惠妹、孟庭苇与“二许”(许美静、许茹芸)。张惠妹的高亢与孟庭苇的纯情大家都很熟悉,不必我再多讲了。这两个人现在都在求变时期,可效果却不是很好。尤其孟庭苇在最新专辑《恋人》中的转变简直是糟糕透顶。

  至于“二许”,虽然她们的新作也一样大失水准,可是她们最初的两张专辑却很出色。许美静(据说是新加坡人)的歌以她的前两张为佳,其特点可借用她的名字“美静”来形容,她在歌里所表达的是那种冷静下来的爱情体验;许茹芸的特点也可以借用她名字的谐音来形容,那就是“如云”。

  不过,许茹芸是那种被情天所困的云,既不甘心在原地停留却又无处可逃——这种矛盾的心理被许茹芸在歌声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唱的“我依然爱你”这首歌最好的体现了她的风格,因为你从中能更多的听到那种许茹芸式的枉然、不甘与无助。

  对了,台湾的老歌手中还有两个人忘了提。一个是我刚才说起过的千百惠。她在第一张专辑里表露出的那种绝望的痴情非常的感人,在这点上可以说超过了任何以往的女歌手。但是远嫁之后的她,歌唱事业却过早的结束,真是歌迷的一大损失。

  另一个是凤飞飞。尽管现在几乎难得听到她的歌声,可是她的“掌声响起来”,“知己”,“往事如昨”等歌曲的旋律却时时在我的脑海里回荡着,特别是那首“往事如昨”。

  记得在毕业前的一个下午,我独自在寝室里一面喝着白酒,一面听录音机里凤飞飞在唱那首歌:“往事难忘,温馨如昨,依然荡漾心头;花开花落, 年年如梦, 但愿你勿忘我; 别时匆匆, 互道珍重,离歌声声情浓……”邻寝的一个别的班的朝鲜族的男同学也被这歌声吸引过来,问我这支歌的名字。很快,他也学会了这首“往事如昨”。

  于是,我们一起把这首歌唱了整个下午,也不觉中一起喝光了剩下的大半瓶烈酒。那天我们醉了没有?我不记得了。毕业后,我们还有过联系,还在电话中谈起过那首“往事如昨”。不久,他去了南韩定居,我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知他现在是否还记得那些难忘的往事?

  话扯远了,还是收回来吧。对于台湾的女歌手,就写到这里好了(还有许多唱了几首金曲后即没有了踪迹的台湾女歌手, 因为很多就不提了吧。)香港方面的听的不多,印象中只有徐小凤才算真正的歌手,陈慧娴也勉强算半个。别的嘛……都不合我的胃口。

  下面该谈大陆的女歌手了。第一个是我刚才提到的张蔷。对于她的经历我毫不知晓,因为她几乎没有在媒体上做过任何宣传。但是她的歌声就是最好的宣传,因此在80年代中期的大陆流行歌坛她可以说无人不知。现在的歌迷可能对她很陌生,可我却一直不能忘怀她的歌声。

  尽管她和蔡琴一样,专门以“翻唱”为“天职”,但经她翻唱的歌曲却多数被她打上了个人的印记,所以往往能够“咸鱼翻生”,另有特色。她的歌里,充溢着那种正在成熟中的女孩的激情与野性,柔情与感伤,天真与梦想。有时,从她的歌里还能听出她那个年龄还不该有的绝望与凄婉,比如从那首“请留下来”里。

  忽而狂野,忽而低徊的张蔷的声音一直伴我到高中毕业。但是到了90年代,我就再难听到她的歌声了。我喜欢的大陆女歌手里,除了这位“翻唱”歌手,也有一个创作歌手,那就是艾敬。早在1988年出版的盒带“88大趋势”里,艾敬就唱过一首“沈阳,沈阳我的故乡”,只是那上面却没写她的名字。

  到了1992年,艾敬的首张个人专辑《我的1997》发行,才令她真的为歌迷所知。那张专辑里她自己创作的标题曲,应该算得上大陆新城市民谣的划时代之作。艾敬后来的那张名为《追月》的专辑则完全奠定了她创作歌手的地位,因为里面的词曲创作都由她一人包揽。其中包括不少佳作,如“岛上”、“不舍”等都非常有新意。艾敬的最新专辑听说也已发行,但是我却没有见到。

  大陆的流行音乐的起步比港台早几十年,可是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反倒象比港台落后了一个世纪(80年代末才好一些),所以大陆的所有流行歌手最初只有在港台歌手的后面紧跟,靠翻唱港台歌曲来骗饭吃,比如同学苏芮的那英与田震。

  现在还在模仿苏芮的那英,我怎么听都不自在,所以这里也不想提她。而田震虽然也是靠模仿苏芮起家,可是当她从苏芮的影子中走出来后,虽几经艰难,也还是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听罢她的《野花》和《顺其自然》,你不得不承认已经脱胎换骨的田震真的无愧于“乡摇女歌手”这个新的桂冠。

  新的田震仿佛中国的 Tina Turner,只是却比她柔情得多,尽管骨子里还有那种不羁的狂野。她唱的“执著”是我百听不厌的歌曲——尤其在深夜独听更有味道。

  除了以上的三人,还有一位不靠扮鬼相,不靠绯闻法宝,不靠台上舞步,只凭高亢入云的歌喉就能震动大陆歌坛的女歌手,那就是李娜。她的嗓音在女歌手中唯有苏芮才可以匹敌。她的高音甚至比苏芮还要好,只是她却远没有苏芮的深沉。所以,她唱不了“酒干倘卖无”这样内涵的歌曲,但苏芮可能也唱不好“青藏高原”这样的歌曲。

  “青藏高原”这首歌可以算是李娜代表作中的代表作。唱雷蕾的歌的李娜,虽然很讨口彩,却显得有些“小气”;而唱了张千一的歌后,李娜的潜力才发挥无疑。但是,整体上最能体现李娜唱功的专辑却不是收有雷蕾、张千一创作的歌曲的“影视作品”专辑,而是那张民族叙事诗般“大气”的《苏武牧羊》。

  只是,录制了《苏武牧羊》后的李娜现在居然遁入了空门,让我们暂时再听不到她的歌了--她能够在空门坚持多久?

  另一位和李娜一样以唱“西藏式”的歌曲而成名的女歌手是朱哲琴。不管是从她的《阿姐鼓》还是《央金玛》中,你都能感受到那种仿佛来自原始的青藏高原上的古老的生命颂歌的回音。朱哲琴的嗓音极具爆发力,这在“阿姐鼓”这首歌中就能感觉得出。不过,朱哲琴的歌我不能多听,否则就会有种怪怪的,不舒服的感觉。

  好了,对于中国的女流行歌手,我只谈到这里。其余我没谈到的女歌手,虽多如“过江之鲫”,但我看来,她们多数不过是始终长不大的“小鲫瓜子”而已,提她们干什么? 

  现在我来谈一下欧美的女歌手。我最喜欢的首推 Tracy Champan,尽管我只买过两张她的专辑。她1988年出版的首张同名专辑是我最爱听的专辑之一。那里面的演唱风格用“如泣如诉”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她的歌是黑色的,仿佛是来自非洲大草原的静夜里,仿佛是来源于那一片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

  当她用那男低音一样的女声时而深沉的讴歌自然与生命,时而愤怒的指责社会的不公时,你的情绪又怎能不随她的歌声起伏?可是这么一位有个性的女歌手的专辑,国内音像市场上却从未引进过,甚至盗版市场对她也不屑一顾。我拥有的她的专辑一个是美国原版,一个是走私盗入品,可见她在国内的知音一定很稀少--但我却是她的歌的热爱者,因为她的歌曾经那么重的撼动了我的心。

  相对来说 Carpenter的歌在中国的知音却是非常的多,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她的歌能让你沉静,让你陷入回忆,也能让你深深的迷醉。尽管她歌里的内容不过是男欢女爱式的老一套,但她的歌只要你听过,懂不懂她唱的是什么都不容易忘怀。

  至于现在为中国人熟悉的当红女歌手,如Madona、Whitney Houston、Celine Dion 等,我反而不大注重。对Madona那种泡泡糖式一吹即破的音乐我当然是不敢恭维,对Whitney Houston、Celine Dion唱过的歌我也各自只喜欢一首,就是那曾令“大家同喜”的“I will always love you”和“My heart will go on”。   她们唱的别的歌,我多数听来平平,比如 Whitney Houston与另一位仿似她的回声般的歌手同唱的那首热门歌曲“When you believe”——虽然她们的嗓音绝对是万里挑一,难有人匹敌的。

  对于瑞典的两支以女子为主的乐队 ABBA 和 Roxette我也很愿意听。ABBA 的歌,节奏强烈,动感十足;Roxette的歌,摇滚中时常挟带着抒情,给我以意外的惊喜。比如那首“It must have been love”就是格外的煽情,尤其是在听现场版时更能感受到那种动人的情怀。Roxette 在99年的新专辑里也有一首这样的作品。   对于女乡村歌手的歌,由于大陆很少引进,所以听的很少,也基本上是通过走私的原版和为数不多的盗版来听到的。除 Carpenter外,我听过又喜欢的基本只有以下几人的专辑:Mary Chapin Carpenter 的《Stones in the road》,Rosanne Cash(Jonny Cash的女儿)的《King"s Record Shop》,Emmylou Harris的《Light Of The Stable》,Dolly Parton的《Eagle When She Flies》,Tammy Wynette(曾是George Jones的夫人)的《 Heart Over Mind 》,Trisha Yearwood 的《Songbook》,Shania Twain 的《Come On Over》。

  以上这些女乡村歌手不少都个性十足:如Emmylou Harris的乡村与摇滚风味的结合,Dolly Parton的天真的颤音,Tammy Wynette 的纯正乡村韵味都是一般的女乡村歌手难以模仿的。其中的Shania Twain是近年新起的最红的女乡村歌手。她的歌也颇有乡村味儿,但不是很纯,因为其中掺杂了不少的流行乐的成分。

  Trisha Yearwood 倒是难得的坚持了乡村音乐的传统,虽然她的年纪并不大。她为尼可拉斯.凯奇主演的《Con Air》配唱的主题曲《How Do I Live》唱的感情非常到位,是首相当出色的佳作。

  除了女乡村歌手,还有一些专唱“天籁之音”的女歌手我也很喜欢。比如爱尔兰的 Enya ,Sinead O'Connor(她唱的不很摇滚的部分)和 Mary Black 。听她们的歌时你绝对能领会得到《老残游记》中描写的那种“一段钢丝抛向天外”的意境,也更能明白“天籁”的真正含义何在。如果你喜欢听齐豫那种不食凡间烟火的、飘渺来去的嗓音,这三位西洋歌手的歌你不能不听,因为她们比齐豫更原汁原味儿。

  不过小心对前两位不要听太久,尤其是对Enya,不然会渐渐有种在坟地里看鬼火闪烁的恍惚感觉。对Mary Black,我却可以一听再听,因为她的歌不但是“天籁”,也是“尘音”。据说她在爱尔兰的名气远远超过Enya等人,几乎是人人尽知,也许就是由于她的歌相对来说更能贴近人心的缘故吧。的确,她的歌沉静里带着诗意,理性里稍带感伤,舒缓里传送着温馨,又怎能不让尘世中的你为之回味不已呢?

  虽然爱尔兰盛产这种“天籁歌手”,可是另一位纯是“美国出品”的同类女歌手和以上三人比起来,不但不逊色,还更胜一俦。她就是名不见经传的 Rebecca Pidgeon。她好象至今止只出过两张专辑--我只有幸买到了她98年的最新一张《Four Marys》。

  她的两张CD都是“美国 Chesky 公司采用20Bit128倍的数码技术录制的”,因而“可称得上是发烧碟中的极品”——这是关于她的介绍里说的,我的破CD机里可感受不到如此精细的品质。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她的声音确是极品中的极品:在《 Four Marys 》中的每一首歌都是天籁中的天籁。她那纯净如水的女声在低音提琴等传统乐器的低低伴和下听来,是那么的自然与完美,简直听得我难以呼吸。这张专辑中没有任何电子音乐的羼杂,里面都是传统乐器的伴奏,有时甚至连任何伴奏都被滤掉,只留下她那轻柔得浮云一样的歌吟——这时候一定要把CD机的声音调到最大,因为你将听到海妖般迷人的歌声,你将愿意那歌声把你整个儿的溶化掉。

  可惜有许多地方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因为我买的是她的盗版CD,里面只盗印了部分歌词。对于我听过的优秀女歌手就写这么多吧。此外,一定还有许多优秀的中外女歌手(比如外国的不少女歌手,只见对她们的介绍,对她们的歌却无缘听到)因种种原因我不能知道,所以也无法评论。

  还有一些中国的女歌手也来不及细谈,但是写了这么久的我现在太累了——就让我在Rebecca的天籁里歇一歇吧。

 

↑TOP↑

 

 

www.mengtingwei.net 孟庭苇的音乐天堂 2000 - 2005